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

0310 0312 0313五年級自然教學進度

 

第一堂

課本P58-60

從一上課就要很嚴肅,提醒孩子有危險的部分--雙氧水、火。

講解雙氧水變水與氧氣的化學方程式(2 H2O2→2 H2O+O2)

解釋催化劑(本實驗可用二氧化錳(黑色粉末)、金針菇、胡蘿蔔、浮萍、豬肝、馬鈴薯、菠菜、紅莧菜等當催化劑)

本實驗是放熱反應,瓶子會微溫。

詢問催化劑要切細還是切粗?為什麼?解釋表面積。

解釋用點燃線香做實驗,可能發生的狀況與應變。

發下線香、防火毯等

用點燃的線香檢驗氧氣的助燃性。

注意事項:

1.從一上課就要很嚴肅,提醒孩子有危險的部分--雙氧水、火。

2.準備隨手可得的濕抹布。

3.點燃的線香要直直插入,插到接近雙氧水的地方,但不能沾濕。氧氣較重,會聚集在較低處。

4.如果燃燒很劇烈,要快點將線香拿出來,丟到水槽。

5.實驗用量:3個班15組,2包金針菇就夠了。




第二堂

課本P62-64

製作二氧化碳、用線香檢驗二氧化碳、吐出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(要發護目鏡)、燃燒蠟燭會產生二氧化碳(用澄清石灰水檢驗)、二氧化碳的操作型定義。

(建議澄清石灰水先做人吐出的實驗,證明澄清石灰水碰二氧化碳會變混濁,再做證明燃燒蠟燭會產生二氧化碳)(建議老師備課時一定要做澄清石灰水實驗,以免過期澄清石灰水不易變混濁(因為已經都沈澱了))

人呼吸吸入的是空氣(78%氮氣,21%氧氣,二氧化碳0.04%)

人呼吸吐出的空氣成分會改(78%氮氣,13-16%氧氣,二氧化碳4~5%)

不看課本影片,直接看老師錄的影片

醋和小蘇打於上課前,佈置於教具盤。

澄清石灰水與打火機、玻璃瓶在老師桌,等學生做完製造二氧化碳後,一起領打火機,做是否具助燃性實驗。之後播放澄清石灰水實驗影片,先做往澄清石灰水吹氣(要提醒安全事項),學生操作時,用小藥杯裝澄清石灰水,放在教師桌備用。學生做完吹氣實驗後,得知澄清石灰水遇到濃度高的二氧化碳會變混濁後,播放老師拍的影片的後半段-燃燒產生的氣體,請學生收集燃燒後的氣體,等蠟燭熄滅後,再請來教師桌領澄清石灰水,證明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

做完實驗,打火機交回來,吹氣的瓶子要洗乾淨,以免石灰粉沉澱,實驗盤送後面,玻璃瓶留著。



第三堂

課本P61 P65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應用

習作P22-24

操作型定義介紹

發跳跳糖

觀看生鏽物品照片,詢問推測造成生鏽的原因(老師寫在白板)(水、酸鹼、空氣、太陽、溫度等)

用變因教學檔案教變因

把"水"抓出來,講解設計實驗的方式(畫圖),詢問操縱變因(5分)、應變變因(5分)、控制變因(每一個5分)、老師邊寫在白板上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